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奏记晋安王 陈朝 · 周弘正
 出处:全陈文卷五
窃闻撝谦之象,起于羲轩爻画,揖让之源,生于尧舜禅受,其来尚矣,可得而详焉。
夫以庙堂汾水,殊途而同归,稷契巢许,异名而一贯,出者称为元首,处者谓之外臣,莫不内外相资,表里成治,斯盖万代同规,百王不易者也。
暨于三王之世,浸以陵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乃至七国争雄,刘项竞逐,皇汉扇其俗,有晋扬其波,谦让之道废,多历年所矣。
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伏惟明大王殿下,天挺将圣,聪明神武,百辟冠冕,四海归仁,是以皇上发德音,下明诏,以大王为国之储副,乃天下之本焉,虽复夏启周诵,汉储魏两,此数君者,安足为大王道哉?
意者,愿闻殿下抗目夷上仁之义,执子臧大贤之节,逃玉舆而弗乘,弃万乘如脱屣,庶改浇竞之俗,以大吴国之风,古有其人,今闻其语?
能行之者,非殿下而谁?
能使无为之化,复兴于遂古,让王之道,不坠于来叶,岂不盛欤!
岂不盛欤!
弘正陋学书生,义惭稽古,家自汝颍,世传忠烈,先人决曹掾燕,抗辞九谏,高节万乘,正色三府,虽盛德之业将绝,而狂直之风未坠;
是以敢布腹心,肆其愚瞽,如使刍言野说,少陈于听览,纵复委身烹鼎之下,绝命肺石之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陈书·周弘正传》,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薨,其嗣华容公不得立,以晋安王皇太子弘正奏记。)
封子绘大宁二年是年四月改元河清 北齐 · 高湛
 出处:全北齐文卷二
冀州密迩京甸,归彦敢肆凶悖。
已敕大司马、宁平原王段孝先总勒重兵,乘机电发;
司空、东安王娄睿督率诸军,络绎继进。
卿世载名德,恩洽彼州,故遣参赞军事,随便慰抚。
宜善加谋略,以称所寄(《北齐书·封隆之传》。)
下令国中 隋 · 高昌王曲伯雅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一
夫经国字人,以保存为贵,宁邦缉政,以全济为大。
先者以国处边荒,境连猛狄,同人无咎,被发左衽。
今大隋统御,宇宙平一,普天率土,莫不齐向。
孤既沐浴和风,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辫削衽(《隋书·高昌传》,大业五年伯雅来朝,因从击高丽,还尚宗女华容公主。八年冬,归蕃,下令国中。)
沙门不应拜俗状 其二 唐 · 谢寿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
敕云。
朕禀天经以扬孝。
资地义而宣礼者。
比见普天之下。
俱行孝道。
亲在则尽心色养。
亲殁则追思遗迹者。
皆禀陛下至孝之道也。
今忽改弃先朝正淳之轨。
远慕晋宋矫异之风。
今僧等虽复暗昧。
窃为陛下不取也。
伏愿追思先迹。
还依贞观之法。
此则至孝之道。
不化而自行矣。
一。
敕云。
连河之化。
付以国王。
裁制之由。
谅归斯矣。
臣窃寻付嘱之意。
恐不如此。
何者。
佛以像法末年。
淳心渐薄。
邪见增长。
正法衰替。
四部之众。
无力宏宣。
是以付嘱国王。
令王拥护。
如其王者不护。
法当衰没自坏。
岂劳付嘱。
令王毁坏。
僧徒虽复凡鄙。
而容仪似佛。
使之跪拜。
还如佛拜。
一至于此(疑)
则存之无益。
且夫去好异顺大同者。
君子之道也。
故先朝云。
以人从欲。
乱于大道。
君子所耻。
此风未远。
伏愿依行。
人或问曰。
经中既说新学比邱礼维摩诘足。
不轻菩萨亦致敬于慢众。
况今圣主。
示为白衣。
神德则不谢于维摩
立行则不同于慢众。
今使僧拜。
正合其宜。
更有何辞。
敢不从顺。
答。
不可以一人别行。
而乱于大教。
若以比邱顶礼于居士
则令五众设拜于君亲。
俗人有居母丧而不哀。
岂使天下丧亲而不哭。
至如庄周对妇尸而歌乐。
知存殁如四时。
孟孙居母丧而不戚。
达死生乎一贯。
此皆体道胜轨。
何不令天下俱行。
若以体道之情。
不可施于国法者。
彼亦證理之行。
岂得施于大化之议(疑)风也。
夫议者盖欲取其大理
以成画一之法。
三教之法。
即国王法。
其法既成。
终天不易。
若不行用。
则须除废。
若行用之。
必须述其教迹。
昔闻帝王礼佛。
未见佛礼帝王
所以帝王敬法服者。
以先胜国王受佛付嘱。
历代尊承佛教故也。
父母敬其袈裟。
不可屈其佛衣。
招父母之过。
古帝王度人出家。
去其须发。
与其佛衣。
不拘常俗。
令作导师。
敷演法教。
而作福田。
若令其礼拜。
则屈其尊服。
付嘱之义安在。
今欲改变。
恐昧理之流。
心有疑惑。
因生其过。
譬由敬泥龛木像。
以其图写佛容。
若不睹相钦承。
泥木一何可贵。
泥木尚假佛仪。
僧尼还托法服。
无假无托。
舋伐谁伐。
如愚所见。
望请循旧。
不拜为定。
谨议。
授崔谔之少府监715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尚方既设。
内府为要。
选众而求。
非贤孰与。
银青光禄大夫太府少卿上柱国赵国公崔谔之。
名相之轨。
有忠臣之节。
正无所诎。
明无不鉴。
披云雾
不杂风尘。
藉甚才名。
彬彬文质
允兹邦彦。
尤重时英。
用符文举之迁。
庶叶孟孙之拜。
少府监
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拟朝会乐章 其二 天命有德之舞 明 · 明神宗
四言诗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一(上)
天子践祚,宏拓皇谟。
义声翕遝,阴肃阳嘘。
东款扶桑,西徼余喜。
瀚海,统为一家。
绳牵索引,咸传于都。
莫不震慑,天休涵濡。
𤞓𤞓狉狉,以拱宸枢。
玉帛匪颁,《王会》有图。
万岁千秋,协我贞符(右四夷来)
田按:此朝会乐章,王景所拟,见《明文衡》。
田按:《明史艺文志》集部称:「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巳见本传,不载。」及检本传,良不尽然,盖史馆编纂时,以王鸿绪《史稿》为底本,《史槁》藩王宗室自著诗文集散见于本传中,故志文云然。《明史》于本传削去诗文集名,仅存一二,体例简严,史法应尔。但于《艺文志》内未及将所削诗文集名补入,而《史宁》所称「本传已见不载」原文亦未删去。今将《明史》所载宗藩集名,及史所未载而见于《史稿》并《四库总目》、各家书目总集、专集杂载所述,备列于此,以待参考。秦藩简王诚泳《宾小鸣稿》十卷。王孙敬錪《自吟亭诗草》。铍《雪轩诗槁》四卷。谊㳆有集。晋藩庆成荣懿王慎钟《太霞稿》、《宝善堂稿》二卷。周藩宪王有燉诚斋录》、《新录》。镇平定王有爌《德善斋诗集》。镇国中尉睦㮮《陂上集》二十卷。辅国中尉睦横、奉国将军勤𤆇、王孙朝台三世诗合为《三业集》。楚藩庄王孟烷《勤有堂诗集》。宪王季堄《毓秀轩集》。武冈保康王显少鹤山人集》十六卷。王孙华圉《梅湖桃溪集》。齐藩王孙庆𣚄《箨冠集》。鲁藩王肇煇《凭虚槁》。惠王泰堪《悔斋槁》。庄王阳铸《尊德堂槁》。镇国中尉颐堟《赤霞馆集》。安丘奉国将军颐墉《玄同馆集》。王孙颐屋《市隐堂集》六卷。蜀献王椿《献园集》。定王友垓有集十卷。惠王申鉴《惠园集》。成王让栩《长春竞辰集》十六卷。端王宣圻《端园集》。代灵丘荣顺王逊烩《云溪槁》。王孙俊格《天津集》。襄垣王孙俊噤《佩兰集》。肃王真淤《星海集》。辽王植有集。庶人宪㸅《味秘草堂集》。辅国中尉术珣《綦组堂集》。镇国将军宪燮《哀黍离诗》。《宪烁中御史集》。光泽荣端王宠滚《博文堂稿》。王孙俨𨰞《句曲山人诗》,献王权《采芝吟》。靖王奠培《仙谣》、《却埽吟》、《拟古诗》。健安奉国将军栱樋《瑞鹤堂集》。石城王孙栱梃《巢云集》四卷。镇国甲尉谋㙔《枳园近稿》。王孙谋晋《羔雁》,《淹留》、《芜城》、《巾车》四集。端镇国中尉多𤏳国香集》。奉国将军多煃用晦集》。乐安中尉多焀《支离市隐集》。镇国中尉统铁《适园诗集》、《面壁斋文集》、弋阳辅国将军《负初集》二卷。奉国将军多煌《委蛇集》。奉国将军多炡《五游倦游集》。国王孙谋尧《享帚集》、境《击辕集》。容重《初吟草》。沈安王诠鉌《凝斋集》。宪王胤栘《清秋唱和集》、《保和斋稿》。王恬烄《绿筠轩槁》。定王埕尧《修业堂》、《崇玉山房槁》。沁水僖王埕阶《衡漳稿》、《沧海披沙集》。镇国将军恬烁《振庵集》。镇国将军恬烷达庵集》。辅国将军埕𬬔怡真亭槁。辅国将军埕塯玉田集。奉国将军玄𬬔揽斋、盘秀山房集。清源庄简王朱幼序饮河集二十五卷、续集八卷。王孙胤柠重瞳老人集。德平荣顺王胤榳集书楼稿。安庆端懿王恬爖嘉庆集,镇康恭裕王恬西岩漫稿。奉国将军效锡壶峰集。唐成王弥鍗瓮天小稿。恭王弥谦光堂诗集、秋江词。三城康穆王垝进修稿。承休昭毅王弥存斋乐府、复斋录。新野镇国中尉硕熏巨胜园集。辅国中尉器封巢园集。汉庶人高煦拟古感兴诗。赵藩王厚煜居敬堂集十二卷。荆富顺王厚焜东蕲二卷。樊山王载埁大隐山人。王孙翊𬫌广宴堂二十四卷。衡新乐康宪王载玺楼居田层稿、梦玩神览。益庄王勿斋、咏史诗。王孙常浙防露馆稿。中尉观熰辑海岳灵秀新乐王载玺辑诸著述为绮合绣扬中尉谋㙔藻麟角、明藻诗菁英。
代国长公主 唐 · 郑万钧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九
(上阙三字)天□我□唐□□圣为□天下□□睿宗(阙十字)我□□□□二后□地中□□□诞□□一为王二为主公主讳华
字花婉
世祖神尧皇帝之元孙。
睿宗大圣真皇帝之第四女。
今上之仲妹也。
母曰肃明皇后刘氏。
肇开汤沐。
册号永昌
后乃相攸。
降归于郑。
时年一十有七。
□犹□□□既嫁□象归妹□作嫔之养筑以外馆。
锡之美邑。
封一千四百户
置邑官焉。
开元初
加崇代国长公主
植性而智。
因心则灵。
道亮于怀。
色温于貌。
美发可鉴。
素□□□惠声□□仁泽潜扬。
言有馀味。
情无近属。
服慈友。
敦孝敬。
昔在谅闇。
殆将毁灭。
聪明锐澈。
韵清虑远。
耳目所经。
无不讽诵。
谧恬睟。
融融如也。
每樗蒲簸□棋□于尽得妙微。
至于箜篌笛琴。
搊琵琶七弦阮咸筝。
隔帘□之。
随手便合。
有若天与。
寔同生知。
冰碧在躬。
学无不通。
聪捷若神。
声皆绝伦。
骋蕙心以□巧。
□变□而添□内范一部。
尤皆精鍊。
昼恒不寐。
留情翰墨。
荐福寺经柱三百馀言。
拂石云散。
垂钩露凝。
兔转仙毫。
初从夜月。
麝霏烟墨。
尽落天花。
则天太后御明堂宴。
圣上年六岁。
楚王
舞长命□□□年十二。
皇孙
作安公子。
岐王年五岁。
卫王
兰陵王
兼为行主词曰。
卫王入场咒愿神圣神皇万岁。
孙子成行。
公主年四岁。
寿昌公主对舞西凉殿上。
偫臣呼万岁。
蒙自奉朱颜。
卅馀载。
洎乎暑月。
衣服如宾。
宴婉之情。
不以天□见弃□□何幸恩遇弥深。
男二女四。
教之以德。
长子左赞善大夫聪。
聪为吾耳。
次子右赞善大夫明。
明为吾目。
明使海内见。
聪使天下闻。
于国忠。
于家孝。
合则双美。
□为□□传云。
以德命为义也。
聪为驸马都尉
恨未亲迎。
长女□范阳卢氏。
有肃邕之誉。
二女琇。
博陵崔氏。
资明艳之容。
三女璜。
范阳卢氏。
多慈孝之美。
四女□太原王氏。
□纯粹之行。
勖之曰。
玉以比德。
四合天则。
洵翳瑶彩。
式昭供事。
懋乃衷洁。
作吾女仪。
逮乎晚年。
归心圣域。
六斋蔬食。
二时静念。
□诵金刚经两部□华严八□卷宝积一百拱大般若六百法华药师大集等经。
领晤了然。
色空不著。
撤声乐。
投珠罽。
十有馀年矣。
又于僧义福跪受禅观。
又于金刚三藏受陁罗尼灌顶。
是相非相。
以心照心。
逍遥真宗
寂历虚景。
去年。
忽谓蒙曰。
昨夜梦念珠□断。
急手自拾。
一个不得。
是不祥。
他日。
又梦入法堂。
见一空座。
有人指之。
此四公主座。
恐明年□□乃后数月。
侦其仪刑
稍稍憔悴。
开元廿二年六月廿□日。
热然不食。
安寝不起。
神气晏如。
有同入定。
圣上爱切同生。
倍□□念内□□□中人馈药。
朝观夕察。
有加无瘳。
蒙泣而谕之。
久作兜率天业。
正念莫散。
勿顾男女。
蒙自解。
在也未去。
莫不□又向尼梵海云。
生则有死。
不如不□□□失□奴每读经彻卷。
□发愿愿生第四天□和先许奴不□罪翌日
敕使来问。
口自附奏。
在上千万珍重。
深忆在上为人时孝顺□业精神错乱。
言语不得。
合掌奉辞。
至其日□众忽云有敕使□索香水颒浴。
于正寝而寐。
斋时炯然开目。
告别诸王公主及诸亲等。
相府□大内□及一切总放。
不情愿者于诸庄安置。
先是司农小儿亦准此。
家生者不在此限。
品官给使
放归上台。
封分一半施寺观家。
馀平分与女。
请陪葬桥陵
不得厚葬。
莫著金银铜器。
执蒙手曰。
恩爱断也。
有不是处莫怪。
更枉辛苦屋里人去去。
年少在莫更请出家。
蒙送奉一杯水别。
饮毕长逝。
词采清明
宛若真诀。
其月廿九日
薨于河南修业里第。
享年卌八。
初。
公主礼导善寺尼慈和者。
因说弥勒宫事云。
阿婆未成。
更十年不知。
计至薨日。
今正十年。
呜呼。
报应之兆有期。
□眼之言何验。
下生轮王之室。
还上天宫。
嬉游正遍之门。
是登圆□皇帝辍朝三日。
使尚宫吊祭。
赐衣五十副。
所缘丧葬官供。
□作□□□□监护永穆公主及驸马王繇同安王洵送往。
并为写一切经。
其年十二月三日
陪葬桥陵
孝也。
天常与善。
兹言妄作。
曷殒浓华。
遽凋繁萼。
□□宵倾。
严霜夏落。
□萦纡其如慕。
悲展转其奚□呜呼。
月辞天阙兮星没皇宫。
翟服褧衣不可逢。
花飘粉田兮叶萎沁水
油轩画□长巳矣。
嗟乎。
蒙□□膺□门流涕容仪既□锦茵期凭夏屋□封□□俨设楚挽齐引。
骊驹启行。
丹旐赩空。
素衣皓野。
抚灵轩而增惨。
仰空山而泣血。
夫叙德必近□亲。
议贤□崇乎直。
既亲且直。
蒙何愧诸。
敢述流芳。
悲题翠玉。
其词曰。
于烁有唐。
系乎天光。
承天者
称皇。
猗𨙻昭□作皇之对。
厥生贵主。
为天之妹。
天妹伊何。
窈窕如玉。
浃洽恩被。
绸缪礼缛。
道贲娥英。
德光宵烛。
其行成轨
其言可服。
烝烝孝敬。
抑抑威仪。
九族敦叙。
百礼罔亏。
学非从傅。
书乃临池。
归真舍逸。
了静绝为。
仁者寿
天何不谅。
指座先徵。
遗珠见相。
殷勤自勉。
諈诿无忘。
□匪慭留。
罔然远飏。
帝心悼恻。
倾家殒丧。
匠监供。
□王送葬。
蒙也何罪。
忍夺天人。
借如可赎。
愿百其身。
秾李萎晓。
䔄华秘
金刚罢焰。
玉座生尘。
马鬣成封
龙輀即路。
画翣扶毂。
丹旌指墓。
挽于霜飙。
□笳箫于陇雾。
霜飙陇雾相披纷。
挽笳箫咽不闻。
珠襦玉匣尽元夜
轩后陵边皇女坟。
刘侍郎往边 明 · 罗玘
大旗飐军军吏集,赤日射甲甲流汁。
将军纛载胭脂马,此马遇胡惯先入。
马刍军糗高于山,千乘万乘居庸关
三军久饱思一战,万弩先射奚契丹
自奚内附比臣仆,缯裹酋头篽束足。
犬羊饱饫思噬人,反甘蒙古作心腹。
吁嗟天厌蒙古奚,自投軿釜同沸糜。
蒙古实愚鬼,奚今配行尸。
华容公来尔得知?
公手可天雨,公心妙神施。
战者自战炊者炊,偃月势变更鱼丽。
云梯作之巧于倕,有穴可扫庭可犁。
吁嗟蒙古奚,诸戎戒前痴,公归行勒平胡碑。
太子中舍王君墓志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九、《丹渊集》卷三九
治平二年三月二十日,有以笈携书而进立于庭下者。
问之,曰:「长安王氏之仆。
来时,主戒云:汝亟往广汉,问所题官居,纳之。
自去彼,凡十二日,走四十驿而至此矣」。
余曰:「事必有不可缓者」。
命受其书,视其所以远来见谕之意。
曰:「希明不幸,先人以去年三月十四日得疾,弃诸孤于家,今年某月某日,欲举其柩,从祖母以葬于万年县龙首乡凤栖原之先茔。
窃念先人禄位不甚显,使志业不克燀耀于当时,今已矣。
若非有以善文载其事,寘诸圹中,以信于人,以传于后世,为人之子者,之所为心乎?
如闻执事常以文章论撰人父祖之生平,其子若孙得以实,自以为事父祖之道,无忝矣。
希明虽未尝一见左右,敢遣仆持先人行状以闻,求数语以铭其墓,使先人之灵不郁郁于地下,希明死,幸矣!
执事哀怜之」。
其词始末悽楚,读之殆不忍闻其所以云云者。
余曰:噫,斯人也耶!
尝忆皇祐初,余在邛州幕时,有以强干为转运使所委,往来邛蜀间办公事者,此君耳,余盖尝识之。
今其死,而其子幼,不知余与其父有一日之素,能踰重关,越险栈,于二千里外,以是事见属,或拒之,于情可乎?
乃为缀次,以慰其子云
君讳绅,字公仪,其上世太原人
唐末,因官居阆中,后复以官居长安,三代矣。
君生十年,以父荫,为太庙斋郎
自少喜读书,记问精博;
为词章,有条理。
进士,不第,遂调凤州梁泉县主簿
初仕,已籍然以廉勤闻。
满,授汉州德阳县主簿
令老且悯,都不省职事,群吏骄恣,翻乱文法,以欺枉吾民,民不堪矣。
而君且至数日,视案牒,阅租赋,考徭役,尽暴蔽隐,悉伏其罪,而一县乃治。
转运使公掞,明毅端肃,少所推择,独称君才而数任之。
绵州百姓冯仁美兄弟讼田,十年不能决,公以此狱累君。
未浃日,其情得,争语遂息。
虽其本郡邑之吏尝历手者,悉曰:「是善治此,吾不及也」。
公又俾其市五州绝户遗田。
不数月,获钱四百万,内诸库;
而民恬然,无驱督之扰。
代归,授莫州长丰
未几,以市田,令转大理评事,知绛州正平县。
会县人行守事者,有产占君籍中,其邻民张顺探守意,诣州言状,谓可凿渠,以引其水,溉吾村地若干顷,甚便。
守从之,下县如其议。
君亟至守所,建利害百一于前,谓不可行。
守怒,趣君去,决令开渠。
君抱笏徐起,顾守曰:「渠则不可开,令头可断也」。
既而,守亦悟,遂使罢。
君归,一乡之民拥马首谢曰:「我辈非公,压抑且死矣。
愿为公刻石,以示吾子孙,俾知公为其父母衣食之也」。
累迁卫尉寺丞大理寺丞,知凤翔岐山县
君之父度支尝治此,彼人德之。
遗矩馀范,君一守无易,故居四年而民不敢以不可治之事干君。
去之日,老幼妇女,皆奔走涕泣,谓君何时复当此来也!
今上即位,转太子中舍赐绯衣银鱼。
入朝,授通判乾州事。
长安,遽得疾不起,享年四十一。
君性孝友,事母兄,有闻于里闾。
含光门有大第,乃唐官寺之遗址。
老株巨石,气势甚古,偃蹇𡷾崒,罗立如画,亭观台榭,号一城之甲
名公巨卿,才人豪士,往来过雍,未尝不下马入门,登览叹爱。
君少时与兄中隐君,出入迎候,游陪不厌,人咸喜之。
君素博给,好辩论,尤不憙狂诡,而绝重气节。
岐山时,有妄人邹仅称先生者,自言八百馀岁,历游公卿之门,好谈人前世事,立祸福以摇撼人。
人信畏之,谓神人云。
不知凡几年,负此术行于世矣。
过县谒君,君与语,察其怪谬,诃下,麾左右缚寘狱,问状,悉伏诬诞。
门外要官重臣,交书下救,君置之,一不省,械送府。
恐惧以死,讫无他异。
君故人国子博士刘祺,自蜀解官,归至县,寓僧舍。
且病,其子赴举京师,顾前后皆孱软,无一人可任事。
君亲为煮药视食,旦暮伺候,且累日无少懈。
既卒,凡丧事一切具办,无有不如其至亲欲奉其死者之意,闻者嘉之。
君大氐所为类此,亦足可纪也。
曾祖彬,赠光禄寺丞
祖识,赠刑部侍郎
父渎,任尚书度支员外郎三司度支判官
母高氏,封长安县君,赠尚书令琼之女。
见君死,遂寝疾,后一年亦卒。
君娶舅氏引进使继隆之女。
生五子:曰希明、希杰、希正、希亮、希益。
女三人。
铭曰:
于乎公仪,命谁君尸!
与其才良,而不寿宜。
人之于官,其几谓能?
如君之为,死有可称。
身大位微,奚足比方?
陵磨谷阗,铭发愈光。
广锡堂记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六、《方舟集》卷一一
化城李君宜寿父年九十,遇绍兴己卯郊天霈恩,叙封右承务郎致仕,因摭训词以名所居之堂曰「广锡阁」,曰「荣封庵」,曰「介寿」,属陇西李石为记。
闻之,恩义两尽者君父之美,忠孝兼得者臣子之事。
此出于自然之天全,然有不能互举并用者,上有所偏得而下有所偏失也。
且自一命以上至宰相三公,谁非人子?
不过推事亲以及其君,极其所以为孝者移而为忠,性之自如而情之所必至,无有二道,此其所谓天全者也。
且上之人所以恩录天下人子而有及其亲,无间于一尉之卑,则人臣思所以报其上者宜何如哉!
一身以及一家,一家以及一国,一国以及天下,俾无偏得偏失之患足矣。
且李君世儒者,读书奋布衣,岂但为富贵利禄计,亦欲以其所以为子者为人臣。
今老矣,一官自效于众人后。
昔人盖有奉檄致喜者,况日月所烛者远,而雨露所泽者大,敢以是土木丹碧侈其私哉?
将假宠吾君恩意,以仪形于幽遐僻陋、蓬荜田亩之微细,以明孝治之所丕冒者,初不限隔也。
孟孙父子皆问孝于圣人,圣人答之盖不得不异。
懿子僭鲁礼以侈其家庭;
武伯之父既老,几死于郎之战,至一怒以激成之有司,成叛而武伯死。
以不忠为孝,以不孝为忠,孟氏父子于圣门则有愧矣。
虽然,李君所居水竹之胜,花木之珍,山林园圃之幽趣,雪月风雨之交会,皆人子平日所以奉亲杖屦、容与委蛇之地。
芘其亲则思所以芘其君,芘其身则思所以芘其民,芘其家则思所以芘天下。
忠孝大节,所以仰答明时者,尚当与李君勉之。
陆机 宋 · 何去非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六、《何博士备论》卷下、《唐宋名贤确论》卷六、《历代名贤确论》卷五九
扫境内之众而属人以将,持疏远之身而将人之兵,于君臣授受之际,皆危机也。
善任将者,不以其兵轻属于人;
善为将者,不以其身轻任其寄。
君必有以深得于臣而使之将,臣必有以深得于君而为其将,故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君臣皆获令名于天下。
古之人有行之者:孙武之于吴王阖闾田穰苴之于齐景公周亚夫之于汉文帝是也。
始,以兵法干吴王也,王试之以妇人。
即因其所以试我者探其心而占之,其意已在乎二姬之首也。
二姬,王之所甚爱者。
固知乎深宫之妇人且安王之宠,岂尝知枹鼓之约束而严将军之令哉,然必斩之而不释者,非有怨夫二姬者也,且藉其首以探王之诚心所以信我者固与不固也。
王果不恤二姬之死,而知孙武之善兵,遂卒将之。
亦知王之所以任我者固,而安为其将,故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而吴以霸强。
齐景公田穰苴之为将军也,受钺之始,因请其宠臣庄贾以监其军。
穰苴岂真以人微权轻而有赖于哉,其意固已在乎之戮也。
顷刻之约,可以情免也,然卒不置其诛者,非有忍于也,姑借其死以探齐君之诚心,而占其所以任我者笃与否也。
景公贤其人而任之不疑,故能大却燕、晋之师而还其所侵。
汉文严三将军之屯以备胡,躬劳其军,至于细柳之亚夫,虽天子之诏,而屈于将军之令。
方是之时,细柳之士徒知亚夫之威而不知汉文之尊也。
亚夫于此悖君臣之分而为是不可犯哉,亦以探孝文之诚心,以占其待我者至与未至也。
汉文高其才,属于景帝,以为可以重任,而亚夫亦以阃外之事自专,故七国之反,总制其军,遂能固拒救梁之诏,而平关东之变。
世之浅者,徒见夫三人得徇众立威之道,曾不知其为术之微,非特主乎徇众立威而已也。
至于君臣所以相得之始,固结其心,不可以间离毁败,而以勋名自全者,皆出乎此故也。
甚矣,陆生之不讲乎为将之术也!
以亡国羁旅之身委质上国,于术无所持,于气无所养,徒矜才傲物,犯怒于众。
司马颖强肆不君,举犯顺之师,岂足为托身之主哉。
以怨雠之府,一朝身先群士,都督其军,而众至数十万;
汉魏以来,出师之盛,未尝有也。
彼既失所任矣,而内无术以探其所以任我者之心,外无权以济其所以属我者之事,乃方掀然自拟管乐。
临戎之始,孟超以偏校干其令而辱之,若遇仆虏,而不以为戮而舍之。
以是而将,用是而战,虽提师百万,孰救其败哉!
鹿苑之溃,死者如积,众毁因之,遂致其诛,为天下笑。
曾不知才不足胜其所寄,智不足酬其所知,一投足举踵,则颠踣随之,乃归祸于三代之将,岂不缪欤!
或曰,世将,而儒者也,军旅之事非其素所长者,遂丧其师。
王衍、房琯之徒皆以招败也。
嗟乎!
以儒而将,至乎丧师者,才不足以任将故也。
必曰儒不可以将,将不可用儒者,非也。
才之所在,无恶其儒也。
使儒而知将,则世将有所不能窥也。
至若者,适足以杀其躯而已,何足道哉!
镇江重建罗汉寺 宋 · 熊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至顺镇江志》卷九
罗汉教院在郡西南一里。
唐天复中安王者,方志逸其名,始施果园地为之。
□□□建炎初燬,佛祠无尺椽。
绍兴辛巳普济大师崇习以妙法莲花教来自行都,邦人翕然乡之。
明年壬午太守赵侯从诸山请,延以法席。
师谂其徒曰:先佛以教与善津度一切众生。
京口实吴楚都会,精蓝相望。
中更兵乱,禅院律社多复旧观,而罗汉院以教独不振,非付属意也,当以愿力新吾道场。
于是披榛輂砾,首创洞室,作弥勒佛、观音菩萨、五百尊者像以奉之。
乾道丙戌,又创轮藏,取修多罗、毗尼、阿毗昙秘典以藏之。
既而库廪庖传,相继以就。
岁在己丑,遂创法堂以集众,僧堂以安众
方未经始也,遗址半为民廛,师户晓以理,甚不可者啖以利,不待券而侵地毕归,且施物踵至。
而营缮之馀,则录净人之劳,使慧达、慧通、慧云、慧赞以次祝发受具,而善安者亦与焉。